1966年,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学校停课,工厂停产,位于湖南省岳阳县朱家嘴工业局管辖的县属国营企业——岳阳县电机厂也难免受到冲击,厂部被夺权,领导“靠边站”,生产处于瘫痪状态,职工失去来源收入。
为了工厂的生存和职工的生计,党支部书记负责技术的余培根和生产组组长余福保等人,在极端困难的状况下排除阻力,带领全厂职工初步恢复生产。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生产制造了20多套电机外壳,但由于缺少铜线而无法组装出厂。在当时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上有钱也买不到“铜线”这种紧销物资,余福保只受命赶扑北京,向一机部电工局求援。因岳阳县电机厂是一个县属企业,不属一机部计划物资调拨范围,所有,余福保费尽心机才搞到500公斤铜线的批条,并要求到湘潭电线厂提货。余福保拿到批条后,马不停蹄地赶往湘潭。他处理完一切事宜后,下榻在湘潭电机厂招待所,与来湘潭公干的河南新乡电机厂吴家文(岳阳籍)同住一室。两人闲聊间,余福保得知一机部济南铸造研究所的沈少敏此时正在与湘潭电机厂洽谈起重电磁铁生产的有关事宜。因国家“一五”时期苏联援助生产的起重电磁铁普通老化,需要大量更新,又正值在全国广泛推广运输自动化时期,也需要大量起重电磁铁,鉴于湘潭电机厂已小批量生产起重电磁铁十几年,一机部计划在该厂投资建立一个专业生产起重电磁铁的分厂,但该厂无意此举,双方正在协商之中。余福保想到多年来自己厂里生产的产品销路不好,生产处于不饱和状态,一直希望找到一种有市场潜力的新产品作为主导产品。他认准起重电磁铁市场容量会很大,便有意承揽起重电磁铁的生产。但当他了解到加工这种产品需要大型立车和钻床等设备,想到厂内仅有一台“老八尺”皮带车床和一台25mm摇臂钻,又颇感棘手,对工厂简陋的加工能力是否能生产出电磁铁感到信心不足。但他更热衷于希望为工厂找到一种新产品, 不愿失去这次难得时机会,于是决定作一次最大努力。在吴家文的引荐下,余福保拜会了沈少乖。经过协商,会福保提出先将电磁铁生产图纸拿回厂与有关人员研究后,再作出可否生产的答复。这少敏因不知岳阳县电机厂的生产条件,执意要求前往工厂视察后。再作出决定。余福保信态沈少敏知道本厂的加工能力以后另择厂家生产,而使岳阳县电机厂失去生产电磁铁的机会,便灵机一动,婉言表态,声称能够生产,待样品出来后经过鉴定,再任由取舍。沈少敏为其真情所动。欣然将电话铁生产图纸交与余福保,并提出如果论证生产可行,将一同前往北京向一机部提请生产电运铁。
会福保拿着技术图纸后立即返厂, 经余培根等技术人员研究论证,认为试制工作量很大,也有很多困难,但技术上可行,决定接手试制生产电磁铁产品。尔后,迟德芳、会福保、余培根一行三人前往北京,会同先期抵京的这少敏。向一机部电工局生产处正式提出生产电磁铁的申请。一机部电工局同意了岳阳县电机厂的请求,并下达试制生产25台电磁铁的计划任务,要求第我5台电磁铁在1968年6月交付北京铸锻研究所等单位。
他们三人接到任务后,旋即在北京进行描图、晒图等前期工作,并在北来模具厂制造了一套模具,交北京建筑机械厂生产了五套铸件,一套发往本厂.另外四套发往长沙街器厂让其协作加工钟盖。其时,已是1968年年初。
铸件到厂后,试制工作便在十分简陋和艰苦的条件下开始进行,困难也接睡而至。-是原用于烘烤电机线圈的烘烤炉的温度只能达到100C,面电运铁线器的供烤温度需要达到150C -200C;二是电磁铁钟盖太重且对径尺寸很大,仅有的那台“老八尺”皮带车床无法加工。针对这些问题,余培租带领生产工人进行了大胆改造,对烘烤炉的问题,通过改小内镜使热量集中,并采取其它一些办法,达到所需的温度。对钟盖加工的问题,通过加托架垫高“老八尺”车床,再进行加固等- 系列措施,儿经尝试,电初步解决。在试制过程中,由于缺少辅助工具和设备,工人的劳动强度非常大,悦有起吊设备,吨多重的钟盖的移位只能靠人扛手提来实现。 没有绕线机,绕线工便轮番用手工绕制,没有大型机床,钻孔时是几个人架着钟盖在25mm摇臂钻上进行。虽然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所有参与电磁铁生产的人员(含电、车、钳、刨、铣、钻、焊接等各工种师傅和供、销行政技术人员%:余福保、闵炳生、余培根、刘森林、隋岳年、谢建国、杨宜海、朱茂生、徐麦秋、汪满子、任蔓莉、常林燕、喻德华、欧阳之初、韩应江、汤正雄、刘望兴、张怀生、高保华、汪本善、瞿忠佑、任凤早(以上22人后来调人岳阳地区电机厂),许定秋、廖喜保、教困益、邹黑皮、余长生、察小原县阳县电机厂调入岳阳生、张怀生、余福保、阳地区电机厂刘森林、徐麦秋、22人中部分人员刘望兴、高保吊华。
第一章制建起步期
未调入岳阳地区电机)的原岳阳县电机厂部分人员在本书座设会后合影、参加座谈会的人员有:
余福保,数围益、许定秋、廖喜保、年黑度、余长生、黎小生,方佛、毛美清、方旅简、邓桂英,邓六锋、胡元坤、时光祥、来兰香、何共隆、除敏、对天章、二全学。话,生、方伟、毛美清、方旅筒、邓桂英、邓六停、胡元坤.时先样、朱兰香、何兴隆、陈品金、刘美章、陈敏等人员,在党支部领导下,大家充分发挥主人翁责任感,紧密配合, 艰苦努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甚至连续奋战几昼夜也不下“火线”,硬是凭着蚂蚁啃骨头的一股子拼劲,仅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试制生产出了5台电磁铁,经湘潭电机厂检验,产品全部合格。这就是现在岳阳电磁人常说的“第一台起重电磁铁"。
随后,余福保手持产品合格证再赴北京,向一机部电工局生产处处长赵明生汇报起重电磁铁试制情况,并出示产品检验合格证及试制过程中生产现场的照片。赵明生听完汇报得知电磁铁产品已试制生产出来后,非常高兴,因为在这以前一机部曾投资80万元给重庆东风电机厂进行起重电磁铁的试制。一年多时间也没有出成果,而投人的资金全部据作他用。所以,赵明生对后阳具电机厂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在很短的时间内试制出电磁铁产品,感到十分满意,同时,对职工的创业精神由衷的软佩。他当即将余福保递交的报告材料转到电工局生产调度处,并进一步呈报国家计委,希望能将起重电磁铁生产项目列人国家计划。同时,对余福保提出的希望解决加工设备的情况也非常重视。经与一机部机床局和电工局喝协商,技给台波 兰制造的150抵臂钻物。台罗马160立车,一台绕线机和一一台电瓶叉车,并发了两个急调令车皮,将设备迅速运抵岳阳。赵明生还表示,力争将电磁铁生产的项目投资列人国家投资计划,至此,余福保此行满载而归。此后,《湖南日报》 对岳阳县电机厂试制生产起重电磁铁的情况作出了报道,岳阳县委对此也予以高度评价。到了1968年5月,经过国务院投资项目审查组审定,岳阳县电机厂电磁铁生产没有列人国家投资计划。于是工厂从上到下都期望年内在南昌召开的全国机电产品计划订货会上争取获得短线产品技措投资。然而,在196年1月召开的南昌计划订货会议上,形势发生了逆转。当余福保和党支委阮玉初满怀岳阳县委领导及全厂干部工人的殷切厚望抵达南昌后,虽然为岳阳地区争取了一大批物资, 如电磁线30多吨、电缆75吨、电机90多台。但先期到达南昌参加会议的赵明生告诉他,会议否决了向岳阳县电机厂投资的项目,其原因是岳阳县电机厂是一个县属企业,与会者对投资县属企业项目能否得到保证颇有疑虑,不成文的规定资金投向至少是地属企业。余福保听罢,感到已失去了最后一线希望,觉得自己有负众望,焦虑、沮丧使他有些不能自拔,他深知这个项目对工厂的重要性,如果投向别处,他们前期所做的工作将付诸徒劳,他无处申辩,只有独自承受着压力和委屈。赵明生见状也很尴尬,他是力举这个项目的,并为之付出了不少心血,这个项目未被列人国家短线产品技措计划,他也感痛心。他给余福保出主意,只要将企业改归地区所展,还是有希望争取获得国家投资的,至于近期的生产,他可以读通渠道,通过地方财政F以扶持。就这样,余福保怀着微烈的思想矛盾泪高白。及时向县委及工厂领特通报了南昌之行的情况。时间似乎到此膜用,上至县委下到企业都在静静地等待机遇的到来。